? ? ? 據日經中文網1月3日報道,中國的服裝企業因國內人工費上漲,加快了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的步伐。越南的人工費比中國便宜近6成,而且地理位置毗鄰中國,因此成為轉移生產基地的主要候選地。雖然中越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對立等不安因素,但向新的“紡織大國”越南轉移生產基地的摸索似乎會繼續。
? ? ? 接單生產毛衣等針織品的中國服裝企業南旋將擴大在越南的生產。南旋總部位于廣東省惠州市,2015年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外建設了工廠并啟動生產,工廠的二期工程預定于2017年4月完工。
南旋的主要供貨對象是經營服裝連鎖店“優衣庫”的日本快銷公司。來自快銷的訂單占其銷售額的5成以上。2009年,越南與日本簽訂的經濟合作協定(EPA)生效,原則上越南向日本出口紡織產品不會被征收關稅,這也推動了生產的轉移。南旋還打算開拓其他新的日本企業客戶。
中國羽絨服制造和銷售商波司登也將擴大在東南亞的生產。借助與日本伊藤忠商事的資本合作關系,波司登開始在與伊藤忠商事有關的越南紡織工廠進行試驗性生產,計劃根據生產動向進一步擴大產量。
波司登首席財務官(CFO)麥潤權在電話記者會中表示,訂貨方要求實現跨國生產體制的趨勢在增強,這成為OEM(貼牌生產)業務失去部分訂單的原因。表明其轉移生產的目的是削減制造成本。
中國的服裝產品出口額按日元計算每年超過20萬億日元(1.18萬億人民幣),一直穩坐亞洲“紡織大國”的地位。但中國國內的人工費在5年里翻了一番。隨著這一人工費的迅速上漲,來自委托進行貼牌生產的海外訂貨企業的成本削減壓力日漸增加,中國企業也不得不討論轉移低附加值商品的生產。